首页 > 专题 > 深圳英烈网 > 纪念设施 > 南山区

长源革命烈士纪念碑

发布时间:2023-03-30 复核时间:2024-02-23 来源: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打印 分享到:
  • 长源社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jpg

  • 长源社区革命烈士纪念碑(2).jpg

  • 长源社区革命烈士纪念碑(3).jpg

  • 长源社区革命烈士纪念碑(4).jpg

  • 长源社区革命烈士纪念碑(5).jpg

  长源革命纪念碑是为纪念1937-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在长源村(原长岭陂村)的几次战争中牺牲的5名当地东江纵队烈士英勇牺牲事迹而建。长源人民把烈士们的遗骨原葬地迁到长源村麦地巷山边,在长源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供后人奠祭,宣扬烈士的爱国精神。

  南山区桃源街道长源村(今长源社区),原名长岭皮村,是深圳特区中的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具有客家文化传统的农城化乡村。在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期间,长源村周边是东江纵队的革命志士们的活动区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根基。当时的革命前辈周吉、何富儒、游森等一大批志士曾在此活动过。时至今日,长源村里仍有13位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健在。为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英雄烈士们,1985年,深圳市政府在长源村麦地巷修建了东江纵队革命烈士纪念碑。此后,这里成为深圳市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之一。每年,都有中小学校的师生和武警部队的官兵,前来缅怀先烈。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发展和南山区北部片区的发展需要,市区两级政府投资修建留仙大道。根据设计方案,留仙大道桃源辖区段将经过长源村的麦地巷。长源村以及附近一带革命老区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市政道路尽早投入使用。也因此,原长源东纵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迁建工作提上日程。几经讨论,最终新纪念碑选址在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长源二线关外纪山上。这一原来无名的山头,被命名为寄山,含有纪念革命先烈之意。

  1937年8月31日,日军投掷的炸弹毁掉了长源村的田园牧歌。从此,长源人开始在血与火之间挣扎,在生与死之间拼搏。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壤里,长源的群众武装力量从小到大渐渐地茁壮成长。1948年5月,长岭陂村就有32名有志青年,加入了由长岭陂、樟坑和望天湖的民兵共同组建的居民治武装基干民兵队(简称民基队)。经过发展壮大,民基队扩编为半脱产的民基中队、民基连。1949年8月,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70余人,加上各武工队抽上来的40多人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警卫连。

  1949年4月在长源村与宝安区交界处“皇帝田”突围战中,由于长源的边纵战士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第三团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在这一战役中牺牲4名民兵,同年11月攻打沙河乡珠光村国民党县警的战斗中牺牲1名民兵,具体烈士分别为:

  廖仕,男,1920年生,坪山碧岭新沙村人。1938年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7年春参加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在第三大队任副中队长。1949年11月,在攻打沙河乡珠光村国民党县警的战斗中牺牲。

  吴朱妹,男1930年生,沙河长源人,1948年5月参加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民治基干民兵连。1949年4月在“皇帝田”突围战中牺牲。

  吴美添,男,1922年生,沙河长源人、村农会会长。1948年5月参加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1949年4月在“皇帝田”突围战中牺牲。

  李冬燕,女,1930年生。广东省广宁县古水镇下滂村人。考入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简师部。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的战士(担任卫生员)。1949年4月在“皇帝田”突围战中牺牲。

  关罗,女,1929年生,广东南海市九江镇人。15岁考入省立江村师范学校简师部。毕业后受聘于该校附小任教。1948年2月加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任油印员。1949年4月在“皇帝田”突围战中牺牲。

  以上5位烈士牺牲时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3岁。他们或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或担任了基层组织的领导。本该都是栋梁,但壮志未酬身先死。为了纪念这5位烈士英勇牺牲事迹,长源人民把烈士们的遗骨原葬地迁到长源村麦地巷山边,在长源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供后人奠祭,宣扬烈士的爱国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于2005年迁至长源深埋点(寄山),并打造革命历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