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深圳英烈网 > 英烈名录 > 解放战争时期

巫喜辉

发布时间:2019-04-26 复核时间:2024-03-29 来源: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打印 分享到:
 巫喜辉(1918~1948),广东省宝安县龙岗镇五联乡瓦窖坑村(今深圳市龙岗区)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3年12月,巫喜辉加入刚成立的东江纵队司令部直属独立第三中队(代号飞鹰队),成为一名年轻的轻机枪手。此后,他携带轻机枪转战东江河南北两岸,奔驰在广九线东西两侧,先后参加了虾公潭、凤凰山、三峰反扫荡等几十次战斗。在每次战斗中,他那支枪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一共消灭了多少敌人,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1945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加速调集军队向解放区进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我军力量,巫喜辉随第三支队北上九连山地区活动,沿途多次粉碎国民党顽军地追截阻击,胜利到达目的地,并在九连山区坚持了近一年的艰苦斗争。东江纵队根据“双十协定”,决定于1946年6月北撤山东,巫喜辉又随队南下,到大鹏半岛的沙鱼涌集中。
  由于国民党的限制阻挠,部队北撤人员只限2400人,组织决定巫喜辉复员回家,暂时隐蔽。巫喜辉舍不得离开部队,但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东纵北撤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复员人员进行残酷的迫害,巫喜辉陷入了危险境地。1946年底,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区党委作出了迅速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 1947年秋,地下党派张尔、张安和邹煌春3人到瓦窑坑通知巫喜辉归队,并把他编入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三大队华山队。由于在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得勇敢顽强,巫喜辉被提升为机枪班长。 1948年初,江南支队三团成立后,他又被提升为路东独立中队铁鸟队副排长,并且由指导员张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初,铁鸟队奉命向东江河地区推进,巫喜辉的机枪排在张尔的带领下,经两天的长途行军,夜袭桥头大洲敌联防队,击溃守敌,缴捷克式轻机枪1挺,长短枪约10支,并抓了反动头子3人,令其家属交枪、罚款才准保释,部队便撤出大洲。
  6月下旬,路东独立中队决定仍由张尔率巫喜辉一个排及一个武工组共30余人再次进入大洲。反动分子向桥头驻敌告密。桥头之敌约2个连倾巢出动向我突袭,把我部逼向惠樟公路之赤山地区。铁鸟队退到赤山路段时,遭到埋伏在赤山附近的樟木头、埔仔圩驻敌400多人的两面夹击。张尔和巫喜辉当机立断,率轻机班迅速抢占制高点,英勇顽强地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在紧急关头,巫喜辉与全班战士在十数倍于我的敌人强攻中,以坚强的战斗意志,发挥高地优势,再次打退敌人几次攻击。巫喜辉却不幸受了重伤,但他誓死不下火线,顽强地坚守着阵地,掩护战士和伤员往线溪头山地撤退。敌人见状以为已打败我军,谁知高个子的巫喜辉像只愤怒的雄鹰,干脆站了起来,托起轻机枪,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敌群射出一排排复仇的子弹,打得敌人纷纷倒下,不敢轻易冒进。
  战友们终于安全撤出了敌包围圈,在线溪头山坑的一个石灰窑里隐蔽起来。此时巫喜辉站也站不稳了,他砸烂了自己的轻机枪。为了掩护战友们安全撤退,巫喜辉牺牲在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