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扎实推动我市退役军人工作全面提升,不断推进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时代退役军人事业发展中先行示范、勇当尖兵,为深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打造“思想教育中心”,深入培育退役军人忠诚奉献风尚。坚持稳字当头,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加大激励和褒扬力度,营造尊重退役军人、尊崇军人职业的社会氛围。一是以“两室三队四平台”为载体,构筑教育阵地。“两室”即党员活动室、战友荣誉室;“三队”即党建联络员队伍、信息宣传员队伍、讲师宣讲团队伍;“四平台”即人物事迹平台、荣誉褒扬平台、信息传播平台、战友交流平台,多形式展示英模、烈士事迹、退役军人风采,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以先进模范典型为引领,强化固根铸魂。大力选树、宣传“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持续开展老英雄、老军人、老党员“五进”常态化宣讲活动,广泛弘扬优秀退役军人正能量。充分发挥党员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各具特色的退役军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以维护权益为根基,确保和谐稳定。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体系资源,聘任优秀退役军人担任调解员、辅导员,引导退役军人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理性表达诉求,切实将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在基层,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打造“就业创业中心”,大力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加快出台我市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多渠道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实施“三个一”工程:一是建强一个资源聚合的平台载体。加快建设集就业招聘、初创孵化、项目路演、交流对接等于一体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探索设立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基金,加大与优质企业合作力度,搭建退役军人及招聘企业信息数据库,实行线上线下动态跟踪服务,提升个体就业成功率和企业用工满意度。二是开展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专题活动。高标准筹办“兵至如归”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加快实施“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暖心工程”,最大限度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尽快上岗。积极协调各区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探索举办退役军人“创业训练营”等专项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三是举办一批货真价实的教育培训。建立多层次、多样化教育培训体系,在适应性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对有意愿的退役军人提供更优质的技能培训。加大推进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等学历教育提升力度,建立退役军人承训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目录,提升教育培训的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三、打造“移交安置中心”,持续提升退役军人移交安置质量。坚持调查研究谋篇布局,动态跟踪完善政策措施,平稳有序推动退役士兵安置方案落细落实,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比例。不断完善“阳光安置”机制,加强军地协作配合,优化安置流程,确保按时高质高效完成各项移交安置任务。加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完善“开门办所、融入社会、购买服务、资源共享”的服务管理模式,加快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创新步伐。推进军休小区全面提升改造、综合治理,力争打造军休服务新标杆。
四、打造“拥军优抚中心”,不断擦亮拥军优抚品牌。一是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增强幸福感。严格对照上级部署要求,高标准推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广泛开展全国和省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和个人推荐上报及我市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拥军新路径,依托市军供站,借助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等社会资源,倾力打造特色化拥军优抚的宣教阵地、常态化拥军优抚的温馨家园、社会化拥军优抚的总部基地、智慧化拥军优抚的信息枢纽。结合春节、元旦、“八一”等重要节点,深入组织拥军优属系列慰问活动。持续开展“帮扶救助进军营”“军民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双拥共建活动,形成党政军统筹统抓、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军警民联合联动、各行业积极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二是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增强获得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意见》,制定我市优待工作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优待与贡献、表现相挂钩的联动机制,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做好部分优抚对象提标工作。拓展优待目录清单,持续推动养老、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给予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先优惠,不断提高待遇保障水平。三是做好英烈弘扬工作,增强荣誉感。依托烈士陵园、英烈网等阵地,组织好清明节和“9.30”祭奠英烈活动,统筹推进各区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设、保护、修缮和管理工作,加强英烈事迹与故事的挖掘搜集、整理宣传,依法处理诋毁英烈言行,坚决保护英烈荣誉,营造铭记英烈功勋、传承英烈精神的浓厚氛围。
五、打造“服务保障中心”,全面夯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严格对照“全覆盖”和“五有”要求,继续推进“两站两中心”四级服务体系建设,瞄准服务机构体系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保障亲情化“六化目标”,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更加精准、规范、有效。一是精准科学建好场所。持续提升基本能力、落实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建设,确保服务机构有力有序有效运行。全力打造具有深圳特色、温馨暖心的“三厅七室”,“三厅”即战友服务厅、战友议事厅、战友宣讲厅,“七室”即战友荣誉室、战友接访室、战友党建联络室、战友咨询室、战友创作室、战友康乐室、战友就业创业服务室。二是规范高效健全制度。制定完善服务机构建设、管理和运行的规范细则,全面修订《深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建设与工作运行指导手册(试行)》,建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常态化开展“回头看”专项督查行动,深入推进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三是人性便捷优化服务。以打造“退役军人之家”为载体,以星级评定为抓手,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集约、服务便利、特色鲜明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对接联络制度,持续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实施“暖心行动”,落实困难帮扶援助制度,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
六、打造“智慧服务中心”,着力创新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方式。按照“全市一盘棋、业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打造“一库、两网、五平台”,建设集全面监测、数据决策、联动指挥、主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中心,向上衔接国家、省垂直系统,向下贯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体系。“一库”即退役军人综合信息数据库;“两网”即局官网、战友网;“五平台”即基础技术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平台、智能办公平台。汇聚全市十余万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的精准实时数据,为精准高效服务管理提供技术手段支持,探索形成具有全国示范引领效应的“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智慧服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