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深圳双拥网 > 工作动态

本刊特稿 | 人民面临危难 军队冲锋在前——记解放军支援武汉医疗队打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日日夜夜

分享到:

2020-02-05 来源: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疫情突起,武汉告急,绿色方阵闻令英勇出击;

  大年除夕,万家团聚,人民战士上演最美逆袭。

1月24日晚,医疗队成员在集结

  1月24日,解放军派出的由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3支医疗队,坚决听从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挥,紧急行动,日夜兼程,驰援武汉。

  是夜,飞抵疫情重灾区武汉的军队医疗队,分别进驻感染患者病例多、医护人员压力大、医护力量迫切需要加强的地方医院,随即展开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连夜驰援武汉

  不惜牺牲小家团圆,挺身撑起大家安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决战中,军队白衣天使们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奏响了军民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英雄赞歌。

  群众眼中,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重大疫情;军人眼中,这是一场排山倒海的人民战争。

  人民群众称赞说:危难时刻,最可依靠的还是人民解放军,子弟兵永远是人民的保护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最美逆行感动中国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荆楚大地,从武汉到湖北再到全国,似乎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之快让人措手不及,全国范围人人自危,充满对未知的恐惧。

  然而,正当疫情不确定因素增加、医疗力量紧缺、社会民众百感交集之时,一个传遍大江南北的好消息,让国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解放军医疗队来了!

  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共450人投入武汉指定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较多地方医院开展救治工作,是中央军委在关键时刻作出的重要决定。

  1月 24日这天,接到出征命令的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群情激昂:“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战斗,有经验,让我去!”“我娃儿大了,家里没负担,我去最合适!”

  白衣天使们主动请缨,争先恐后,一个个在请战书上摁下红手印,表达了为抢救人民生命而不惜一切的坚强决心。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给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上有29个红手印。“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随时听候调遣,愿奔赴一线贡献我们的力量!”请战理由也写得十分充足,他们是一支有优良传统和17年前战胜过非典的医疗队伍,具有丰富的抗击疫情经验,救人民于危难责无旁贷!

  万家团圆时他们自家不圆,千重风险处他们顶风冒险。

  “吃了年夜饭再走行吗?”年迈的父母心疼地问匆匆打点行囊的宋彩萍。她摇头说:“时间不等人啊!”儿子投来赞许的目光。她想起6年前自己执行援非抗埃任务临行时,刚上中学的儿子还哭哭啼啼。如今已经长大的儿子,送别英雄妈妈用的不再是眼泪,而是一个有力的拥抱。

  除夕夜,一张红衣小女孩泪别“迷彩妈妈”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刷屏。“宝贝,你不要哭,妈妈很快回来!”这位女军人捧起女儿的小脸那一幕,感动了无数人。

1月24日晚,一位医护人员和女儿视频通话

  这位女军人,是陆军军医大学参谋、医疗队指挥协调组成员吴娅利。不到8岁的女儿,原本在外婆家包饺子等妈妈吃年夜饭,得知妈妈即将出征前线的消息匆匆赶回来,见到收拾背包的妈妈,嘴一撇就哭了。吴娅利侧过脸去,不想被女儿带哭。她本来订好了大年初一的机票,准备带女儿去哈尔滨看雪。

  “任务来了,你就安心去,女儿有我照顾。”曾是军医的丈夫深知军人的使命,他用最快速度帮吴娅利收拾好单兵背囊。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出发之前还有机会和家人告别。” 吴娅利说,闻令出征,许多医疗队队员甚至没有时间赶回家,和家人说上一句话。

  空军军医大学医生史庆辉接到驰援武汉的命令,而这天,他的妈妈刚刚出院回家。得知他去了前线,妈妈给他录制了一段视频:“儿子,当妈妈知道的时候,你已经踏上征途。面对疫情,挺身而出责无旁贷。虽然有点担心,但是妈妈坚决支持你。”途中,史庆辉看到妈妈的视频,两行热泪从脸颊滚落下来,他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力量。

  出征仪式振奋人心。陆军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医疗队出征时,医院王政委的战前动员铿锵有力:

  “接受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是我们医院的使命,也是每一名参战队员的荣耀。这里,我代表医院党委向大家提三点要求:第一,要忠诚使命、不辱使命,为军旗增光添彩,载誉归来;第二,要严守纪律,听令而行,全力救助患者,坚决完成任务,凯旋归来;第三要做好自我防护,严防疫情感染,以自己的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平安归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出征队伍中的激情回声,响彻繁星点点的夜空。

  24日晚,陆海空3支医疗队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坐军机,向着望眼欲穿的武汉飞去。

  作为一名军人,就该奔赴战场;作为一名军医,就该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军人党员,就该冲锋在前!

  每支医疗队150人,分指挥组、普通患者治疗分队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分队,配备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科、重症监护室等医学专家。此次参与救援的医疗队成员中,有首批解放军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医疗队首席专家毛青、全军抗击非典专家组成员李琦等一批优秀医疗专家,不少同志有过小汤山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的经历。

  军队医疗队抽组的医学专家,主要来自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控制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医务人员均具有丰富的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医生的高中级职称比例高达70%,不少队员执行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

  当夜23时44分,军队3支医疗队队员全部到达武汉后,分别向着指定接管的医院进发。

  在武汉疫情暴发最严重、最危险、最令人关注的地方,子弟兵冲锋陷阵的身影令世人感动。看到这些形色匆匆的迷彩背影,全国上下都知道,中国军人正在直面危险往前冲!什么是中国军人?一幅幅生动画面给出了完美答案。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

  最苦战斗感天动地

  经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对接,军队支援武汉3支医疗队确定对口支援方案,分别开进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等三家定点医院,全面接管三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解放军援汉医疗队开始工作

  各个医疗队分为指挥组、普通患者治疗分队、危重症患者救治分队,配备了呼吸科、感染控制科、胸心外科、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的医学专家。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救治攻坚战迅速打响。

  “全军要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牢记人民军队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出的重要指示,给全军部队特别是军队支援武汉医疗队带来必胜信念和巨大力量。

1月26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成员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工作交接。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当天,就创造一项纪录:一次性接收30余名确诊患者。那时,距离他们走下飞机仅12个小时。

  医疗队领导告诉记者,这个“大胆壮举”背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本次出征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青教授担任重症组领队,作为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他在抗击非典、援利抗埃一线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他带出的医护人员业务也都很过硬,我们技术上有底气;另一个是对口援建的金银潭医院通力支持,腾出办公设施,预置各类药品耗材,提供防护用品……解决了军队医疗队的燃眉之急。

  “我们能在全新环境迅速展开救治工作,得益于金银潭医院的密切协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长徐迪雄说。如今,接收的77名确诊患者正接受医疗队“一人一案”的精心诊治。

  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一名党员和军队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战斗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

  在金银潭医院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留意到,一位防护服背后写着“毛青”字样的医生,每次查房时总要尽可能多停留几分钟。“其实没别的,只是想和患者多一些交流,多给他们一些信心。”毛青说。

  年近花甲的毛青教授,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个班次在病区连续高强度工作几个小时,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但遇有危重病人,他总是随叫随到。他说:“党员、军人、医生,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往前冲、坚持住!”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里,有7名50岁以上的专家,被大家亲切称为“50后”突击队。病区副主任任小宝和教授李琦今年都是55岁,他们第一批走进病房,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口罩,梅春丽脸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那张脸上带着印痕的照片,连续几天登上微博热搜榜,让这位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不经意间成为“网红”。网友赞叹:这是最美的脸,脸上的印痕有多深,对人民的爱就有多深。

1月27日上午,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进行救治。医护人员加强巡视,观察输液滴数。范显海摄

  同样被无数网友记住的,还有那位面对镜头不肯说出姓名的女护士。这位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孔的年轻姑娘,不愿让电视媒体播她的名字,原因是怕妈妈看到了会担心。

  连日高强度工作,穿着闷热防护服的沈雪感觉阵阵头晕,几近虚脱。细心的领导考虑到沈雪的身体状况,把她换到半污染区工作。谁知第二天,身体刚刚好转的她就申请再次回到ICU病房。“我是呼吸科护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更应该陪在患者身边。”她坚定地说。

  在一个个病房,近乎零距离的守护让患者感动不已。这些天,金银潭医院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时时牵动着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唐杰的心。一次,唐杰用湿棉签给这位患者湿润嘴唇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唐杰先是清理污物,然后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

1月27日上午,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进行救治。医护人员查看患者输液导管是否通畅。范显海摄

  汉口医院由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接管。医疗队柳队长介绍说: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医疗队抵达武汉第二天,全体同志就和指挥所7名专家进行了现场勘察。26日凌晨全面接管重症监护室,开辟一个39张床位的病区;28日再加开两个病区,医护人员全部进入一线。医疗队还开辟了3个共39张床位的病区,收治病人136名,抗击疫情阻击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救治的关键是诊断。进驻武昌医院后,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利用携带的具有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功能的PCR检测仪和检测试剂盒,从1月27日起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根据国家卫生标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转阴,就可解除隔离出院或转至相应科室治疗。然而,核酸检测过程极其危险。病毒样本处理,必须在2级+以上、有负压条件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里操作。对口医学援助的武昌医院,不具备负压环境,从未做过这项医学检测。

  27日当晚,博士军医周磊带领由武昌医院检验科2名技师组成的团队,冒着生命危险,采取静止沉降和反复洗消办法,将实验室内暴露和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终于从14名重症患者病体样本中提取了病毒核酸。随着周磊团队内部配合程度提高,核酸日均检测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已完成数百份样本的检测。

  非常时期、特殊环境,一批批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的党员医疗骨干,带头进入病区查房、展开护理工作,大家争着把最艰巨的任务扛在肩上。

  医疗队文职护师赵春光下了夜班,长时间在病房密切关注危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有5年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的他,主动担起了夜间值班重任。这名参加过国庆70周年首都阅兵卫勤保障的共产党员,今天又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抗击疫情的优秀答卷。

  病房里,医疗队队员任菊香满脸疲惫地坚持着,打针、输液、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忙完一个班次,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早已汗流浃背。任菊香是感染科护士长。去年底,军龄已满30年的她递交了退休报告,听说抽组医疗队支援武汉,她立即递交了请战书,按上了红手印。她这样写道:“我是一名军人,应该把传染病的护理经验与身边的战友分享,和他们一起投入战斗、攻坚克难!”

  “每天近距离接触传染病患者,不怕危险吗?”有人问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刘蕊。“都怕,谁来救治患者?”刘蕊这样回答。刘蕊的孩子今年面临中考,眼下正是复习迎考的关键阶段。接到通知后,她义无反顾打起背包就出发。刘蕊所在的病区有50多名患者,一天的工作结束,她的防护服里也是湿漉漉的。

病人点赞解放军医疗队 陈静摄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在接管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基础上,应当地政府要求,再增加接诊病员数量,医疗队超负荷运转。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救治病人,一些医护人员随身准备了尿不湿。

  记者问道:刚才听你们说要带尿不湿,是这样吗?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周计雪回答:对,因为进去6到8个小时,没法上厕所。

  穿尿不湿的军人感动了全国!

  当记者问及进驻汉口医院的军队医疗队休息和吃饭的情况时,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只要穿上防护服,进入医疗“红区”,就不能吃饭喝水,只能忍着憋着。进入“红区”,一次至少6个小时,上厕所只能靠尿不湿。海军医疗队队员朱丽香介绍,最长的一天12小时没喝过水,能站着吃份盒饭都是奢侈的。

  艰苦无处不在,危险无处不在,拼搏无处不在,感动无处不在。这就是军队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抗“疫”战场。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最佳音讯感奋众生

  一位国外思想家说:“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里“最勇敢的人”,大多无疑是中国军人。

  在这场重大疫情面前,中国军人又一次站到最危险的地方,他们的佳音和战绩也最受世人关注。

  这是中部战区医院支援武汉的佳音。

  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紧随陆、海、空3支医疗队脚步到达的中部战区总医院40名医护人员就战斗在这里。这个医疗队收治的全部是重症患者,他们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集中最精干的医护人员,组建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精心救治住院患者。病人是全部隔离状态,没有家属陪床照料,不管是他们生活上的需要,还是心理上的需要,全部是靠医护人员去服务,医护人员尽最大努力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部战区总医院还开设了两个发热门诊、五个救治专区,三个大型野战方舱医院,为缓解疫区医疗力量紧缺局面发挥了作用。

1月30日凌晨3点,医疗队队员迅速处置病情发生变化的危重患者。范显海摄

  这是患者康复出院的佳音。

  付出的是艰难困苦,收获的是患者康复。

  1月28日。两次核酸检测转阴的59岁老人刘桂芝,被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的武昌医院解除隔离。当天,刘桂芝和另一名同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经军地医护力量联手诊治已痊愈出院。刘桂芝回想自己入院后,持续高烧不退。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与武昌医院专家调整救治方案当晚,持续一周的高烧就退了下来。

  出院那天,刘桂芝眼里蓄满了泪水。她说: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你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请保护好自己,等待你们胜利凯旋!

  这是军地医学科研团队攻关成果的佳音。

  在抗击冠状病毒最前线,还有一批军地医学科研工作者在默默奉献,他们昼夜与死神赛跑,用最新科研成果为危难中的群众带来希望。

  1月28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军事医学研究院在牵头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应急攻关课题的同时,十余支科研团队坚守岗位,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传播变异、检测试剂疫苗抗体研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正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告诉记者,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比原有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推进了疫情防控。这是该院专家组深入疫区科研攻关以来,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这支由军队紧急派出的专家组抵达疫区后,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与中部战区总医院等军地有关单位,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的工作机制。为加快推进科研进度,专家组在医院感染科病区设置检测室,与临床治疗零距离,实时评价治疗效果。他们还深入救治一线医院,开展调查疫情传播流行规律研究,取得了第一手数据,为疫情防控提供应对策略和科学依据。

  这是“神兵天降火神山”的佳音。

  经过工程建设者十天十夜的苦战,武汉火神山医院于2月2日落成并交付使用。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这所医院主要救治确诊患者,编设床位1000张,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共设置19个病区单元。

  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组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现地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

  2月4日上午9时25分许,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接收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患者。首日有50名患者陆续从武昌医院、汉口医院等定点医院转入火神山医院接受治疗。

火神山医院接收首批患者 范显海摄

  火神山医院政委原华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的决策部署,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多年前,有一首军旅歌曲响彻大江南北。这个春节,无数人的心头一遍遍响起这首难忘的歌词;这个春节,军队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震撼人心的旋律。其实,人们知道他们是谁,更知道他们为了谁。

  每一次迎难而上的征战,都是军人光荣本色的闪耀;每一次全力以赴的冲锋,都是人民军队宗旨的践行。

并非尾声

  哪里任务繁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疫情危险就有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军队支援武汉医疗队驻地,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员站出来。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

  军队医疗队在出发之际,即按党章规定成立了3个临时党委和18个临时党支部。大家发现,不论是党委领导还是支部领导,他们既是专家,也是勇士,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党组织就是铁堡垒,战斗力就是感召力。各临时党支部“一班人”身先士卒,展现了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好样子,形成一种无形的榜样力量。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在疫区一线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医疗队中92名党员骨干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战位上,在抗击疫情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表率和带头作用,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广大党员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最前沿,时时处处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年轻同志深受鼓舞,他们纷纷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希望在最危急的时刻,为人民群众筑起健康屏障。

  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批准,同意接收10名一线医疗队员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1名队员由预备党员提前转为正式党员,11名队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为此,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在医院为他们举行了特别的“火线”入党仪式。

  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医疗队员解雨表示,在国家危难之时、人民需要之时、军队召唤之时,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向优秀的党员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人站立的位置,就是守护人民的防线;军人行动的身影,就是给予人民的答卷。

首批患者中两人治愈出院 范显海摄

  形势依然严峻,战斗还在继续。无论胜利离我们有多远,只要能够看到中国军人的身影,人民就会充满信心和希望。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大灾大疫大战是对一个国家的大考,十几个日日夜夜,中国军人与社会各界并肩携手绘就一幅幅感天动地的画卷。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到访中国,称赞应对大疫的中国有制度优势,值得各国学习。中国的制度优势已经在世界有目共睹,然而,世人也许不知,巩固和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是军民同心、军地合力的特有政治优势。这是我们应对危机、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战胜有形和无形对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可靠保证!(来源:中国双拥杂志)